close

  招聘員工為何要有國家二級運動員資格?近日,宜昌市工商局公開招聘工作人員,其中兩個普通綜合管理職位,被網友疑為“蘿蔔招聘”(即為特定人員量身定做的崗位)。(7月19日《楚天都市報》)
  部門小“政府”,啥事都能包圓,這樣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所謂的招聘運動人才,則完全可以如同車改一樣進行市場化運作,或者到專門體育部門臨時借用,或者到體育院校臨時聘用,均可以滿足經常“搞活動”的需要,又何需專門招聘特定體育方向的工作人員呢?
  不妨先查一下該工商局消委會和個體勞動者協會搞了多少次體育活動?如果年組織一兩次有關球類的活動,那這樣的體育人才招聘引進的就毫無道理。如果每月都有類似的活動,則大約可以專門招聘如此人才,然而,事實是這樣的工商系統的二級所屬事業單位,根本不可能經常性舉辦類似活動。
  即便是引進搞活動人才,當下的熱門卻是集體舞、健身操、街舞之類的大眾化娛樂活動。消費者委員會事實上沒有幾個消費者得以直接參与進來,而個體勞動者私營企業協會也難得由政府工商部門牽頭搞一次像模像樣的球類活動。既然不是廣場舞健身操街舞等喜聞樂見的活動,反之又只局限於籃球乒乓羽毛球網球運動,種種局限之下,真正能夠被工商下屬單位組織起來的個體勞動者私營企業中的二級運動員級的群眾,又能有幾個?即便不是“蘿蔔招聘”,即便不是個別領導安插兒女親戚朋友關係進衙門,但如此搞活動本身就是一種極強的體育活動限制,有幾個人才會進到兩個協會安排的“蘿蔔”活動中來?因此說,不是蘿蔔招聘,也是蘿蔔體育運動活動。
  “搞活動”就得先招聘體育二級運動員,那麼,除了籃球、羽毛球、乒乓球、網球之外,至少還有若干種球類活動也需要招聘國家二級及以上運動員資格者。那麼,足球臺球排球保齡球等等若干球類,是不是也要招聘一批國家二級及以上運動員資格者進到政府部門的下屬部門中來一試身手?
  從專業角度上來說,搞活動的對象是個體勞動者,即便組織起來的體育活動也絕非專業運動會。而一般的群眾體育運動經驗告訴人們,這樣的體育活動只需就地取材從群眾中發現體育運動員及裁判員,又何需政府部門來專門新招聘一個體育運動員來搞活動?體育活動的組織者首先是裁判員,而非運動員,專門招聘二級運動員,又怎麼能不讓公眾質疑其“蘿蔔招聘”的可能性?
  二級運動員需要一級透明招聘機制,只空口說白話自證兩個部門經常搞活動,需要招聘運動人才,就可以證明自己並非“蘿蔔招聘”,這本身就是一種毫無約束毫無規程的招聘機制。為什麼既沒有第三方招聘評測機制,也沒有相關紀檢監督的情況下就給了“蘿蔔招聘”者以特權之門?
  文/李振忠  (原標題:不是“蘿蔔招聘”,也是“蘿蔔”活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fk23fkmpn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